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woo

北歐人的5個環保小習慣 你學上了幾多個?

Updated: Jan 4, 2022

北歐人予人一種別樹一格、比許多地球人還要進化的高檔次感覺,大概是因為他們取之自然,用之自然的天性,以及崇尚生活細節,卻不追求名牌的心態,讓他們事事都能處之泰然,套用潮語的說法,他們對生活的追求就是有點「禪」與「佛系」之間。與此同時,北歐人不會只消費大自然,他們也十分著力於環境保育,很多現在流行的環保概念,其實早就被北歐人實踐過來,你作為地球的一分子,又學上了多少?


1. 冷氣/空調是甚麼?

店主在哥本哈根時所居住的房子,沒有電扇,沒有空調,只有一整排窗戶,卻感受到無比涼意。

北歐很多家庭都沒有配備空調系統或冷氣機,甚至連風扇也沒有一座。每逢盛夏,北歐人不會像我們順手拈來一個空調遙控,相反,他們會把室內的窗都打開, 享受自然風吹進來的涼意。要知道冷氣機雪種會排出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 (Hydrofluorocarbons, HFC) ,全球升溫潛能值比起二氧化碳還要高上千倍,因此,北歐人十分著重家居設計,儘量利用窗戶形成室內對流,大大減低碳排放量。


2. 購物袋就是北歐人的LV、CHANEL包包

北歐人喜歡自備購物袋,儘量由源頭減塑,加上他們普遍不會追求名牌,因此很多獨立設計師品牌應運而生,而很多品牌都會生產自家出品的購物袋,北歐人亦樂於欣賞,並以行動來支持。漸漸地,一個集設計與環保於一身的產業鏈正式誕生。


3. 每家總有一塊環保抹布

說到環保抹布,北歐人可謂先驅用家。這種環保抹布的概念起源於二戰後的德國,當時德國一家專門生產人造皮革的公司,積存了大批棉布及海綿等原材料,據說有一位工程師把一大塊海綿放入攪肉機內攪碎,再把碎片加些棉布壓成很薄的一塊後,發覺其吸水力倍增。後來這種抹布傳到瑞典,當地人發揮創意為抹布加上不同圖案,火速成為北歐人的寵兒。隨著技術發展,現今的環保抹布多利用100%天然樹漿及純棉製造,即使被丟棄後亦可自然生物分解,比起使用普通抹布或廚房紙環保得多!


4. 由無肉不歡到無素不可

圖片來源:theviewfromgreatisland.com

北歐人的祖先大多是公元8世紀開始侵佔歐洲沿海的維京人,當時的維京人多為探險家,武士及海盗,可想而知他們的飲食習慣也都是大魚大肉,無酒不歡。但隨著環保概念的流行,今天的北歐人雖然仍依舊愛酒,但已漸漸從多吃肉轉移到多吃素的習慣。由於飼養牛、豬、羊等動物的碳排放相當高,不少北歐人的餐單都已經摒棄了肉類,改為吃海鮮、純素或新興起的植物肉,難怪不少北歐人的身材均如此出眾。


5. 雙輪比四輪更受歡迎

就連火車也有供單車人士使用的專屬車卡。

北歐人熱愛踩單車,只要是能力所及,都會儘量以單車代步,當然長途旅程的話還是要駕駛私家車的,但當人人都有這個想法的時候,空氣污染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降低。正因為北歐人對單車的著迷,當地的政府都會為人民架構出更好的用家體驗,例如丹麥就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單車城市,就連火車也有供單車人士使用的專屬車卡。


要在生活中實踐以上的習慣,毋須大灑金錢,更不用甚麼大智慧,我們只需要有一顆決心,你準備好了嗎?


#Kauniste #FineLittleDay #SaanaJaOlli #Scandinavia

0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